說到紅木家具變色,有很多人不理解,紅木家具這么貴,這么好,用久了怎么還會變色呢?其實這也能理解,因為大家都會認為貴的東西都是完美的,都是無可挑剔的,其實不然,因為完美是不存在的。
這么說就會心情好點了:金子毫無疑問是貴重的,但是戴得時間久了,金子的顏色也會變烏,重量也會變得輕一點。
其實紅木家具用久了會變色,這是正?,F象。就像人一樣,每過一年都會發生一些小小的變化,現在的你絕對不會是十年后的樣子。
在這里,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紅木家具時間久了會變色的原因!
木材中是含有水分的,即便是人為的烘干,也不可能讓木頭百分之百脫去水分,更何況適當的水分存在可以保持木質的韌性。
當木材中含水量相對較高時,長期暴露在空氣,木材表面會與空氣發生氧化反應,如紅木中的色素,生物堿,糖類,其中最主要的是酚類以及其他有機物等。
酚類化合物氧化前為無色,有些可溶于水,氧化后,生成不溶于水的縮合物,顏色為紅色、紅褐色、褐色,是一種氧化變色的變現。某些樹材中含有單寧,又稱植物鞣質,是多元酚類的混合物,當在潮濕條件下與鐵接觸,其中的單寧與鐵會發生化學反應(形成單寧酸鐵),使得木材的顏色變色。
紅木家具用久了會變色,其實也不是壞事,所有有生命的東西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,紅木家具就像人一樣,一年會有一個樣子,陪伴著物主一起看云卷云舒,看花開花落,變色的過程就是時光流逝的過程,也是紅木陪伴物主的過程。這樣木頭也會被賦予了人的性情,就如同家里的一位成員一樣,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。
紅木家具是材重要還是藝重要?下面小編談談自己的看法。
自紅木成為33種名貴木材統稱的那天起,圍繞著這個名字的是是非非就從未中斷。紅木和老紅木,一字之差紛亂不斷,收藏圈對于其名一直存有質疑,紅木梯隊如何選拔木材眾說紛紜。好不容易,這兩年紅木名稱的使用稍顯規范,《紅木》國標修訂又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其實,對于紅木最大的詬病是和商業利益間過于緊密的關系,以至于在唯材質論的大肆炒作下,許多優質木材被做成了毫無藝術美感,甚至實用性也不佳的家具。資源的極度浪費,讓許多人心痛不已。
什么事情,一旦唯起來,總會走向極端的死胡同。材質也好,工藝也罷,是一件家具價值不可割裂的二元統一體。
向上追溯。中國文人為什么喜歡黃花梨家具?造型、工藝是一方面,黃花梨木材的顏色和紋理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點,面對如此良材他們才有使用乃至創作的欲望。文震亨在《長物志》中將花梨等花紋美麗的木材統稱為文木,并認為用文木制作的家具可入佳品,足見其對材質的重視?,F在日本的早稻田大學也有人專門搞木材文化學的研究。
繼續說紅木。拋開爭論不談,它對規范紅木家具產業的確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,為消費者選購紅木家具提供了一個有據可依的價格標桿。因此,我們更應該正視紅木,不論使用傳統悠久的紫檀、黃花梨、紅酸枝,還是跨洋而來的市場新寵,它們都材美質優,都是大自然的饋贈。任何一個真正喜歡古典家具的人都無法忽視這份自然之美。
對待紅木,既不能跟風炒作,也不能順勢貶低,理性客觀地看待它的價值,買家具不等于買木材,買家具也不等于買工藝,只有珍木良工、材藝雙絕,才值得擁有。